煤制天然气临运输和过剩隐忧 30项目蓄势待发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1-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关注度:0]
摘要:   1月20日,在亚化咨询主办的第二届煤制合成天然气技术经济研讨会上,赛鼎工程公司人士透露,该公司当日上午与山东新汶矿业集团签订了工程总包合同,负责新汶集团新疆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工程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煤...

  运输和过剩隐忧

  随着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我国将形成多种气源并存的格局,包括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进口LNG、进口管道气和煤制天然气等。不过,与其它类型的天然气相比,煤制天然气进入现有管网难度较大。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表示,将根据煤制气项目的布局和规模决定外输管道的建设。目前中石油针对内蒙古锡林浩特煤制气、鄂尔多斯煤制气和新疆煤制气规划了外输管道。但管网建设能否与项目建设进度相匹配,还具有不确定性。

  部分煤制气项目,如大唐赤峰、大唐阜新、中海油等也在酝酿自建管网,但需要与目标市场相关单位达成长期用气协议。由于单个项目产能有限,因而自建管道的前提是项目离目标市场距离不能太远,否则,投资和运行成本将过高。

  另外,根据亚化咨询的统计,随着我国多个天然气供应来源的不断发展,在2015年天然气供应能力可能出现过剩,而2020年将出现每年上千亿立方米的富余。但过剩的供应能力中包含了相当比例的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而这两者的价格往往与国际油价挂钩。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油价发展趋势下,相比非常规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煤制天然气具有成本优势,将与其争夺市场空间。

  总之,未来煤制天然气的市场前景,将主要取决于其成本竞争力,以及是否具备便利的输送设施。

 

上一页12下一页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