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田迈入“稠油不愁”新境地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21-02-07  来源:中国石油报    关注度:0]
摘要: 2月6日,记者从新疆油田获悉,这个油田当前稠油井日产油约1.1513万吨,按计划平稳有序运行。 2020年,是新疆油田稠油开发的突破年。 从产量上看,稠油产量突破430万吨,分别占新疆油田油气当量、中国石油...

2月6日,记者从新疆油田获悉,这个油田当前稠油井日产油约1.1513万吨,按计划平稳有序运行。
 

2020年,是新疆油田稠油开发的突破年。
 

从产量上看,稠油产量突破430万吨,分别占新疆油田油气当量、中国石油稠油产量的1/3以上,成为新疆油田原油上产的中坚力量。
 

从效益上看,稠油采收率大幅上升,桶油完全成本实现跨越式下降。截至去年年底,新疆油田稠油累计生产总值达2454亿元。
 

从技术上看,开发技术整体实现突破,在中国石油《强非均质特稠油开发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成果鉴定会上,由13位院士、4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过去的一年,新疆油田充分用好新疆高环烷基稠油这一独一无二的优势稀缺资源,根据实际对稠油进行限额开采,充分体现其价值。
 

从“水土不服”到“入乡随俗”
 

日益凸显的稠油资源优势让克拉玛依人有喜有忧。喜的是稠油储量为“世界级”,忧的是陆相的油藏类型带来了极大的开采困难。
 

地下夹层多、非均质性强、温度压力低……1989年至2005年,道达尔、雪佛龙、加拿大石油公司在这里三进三出,面对开采中的现实困难望而兴叹。
 

克拉玛依石油人迎难而上。
 

特稠油的开采,国内外同类型油藏多采用向地下注入蒸汽的方式来加热油层,实现有效动用。但由于这里地下的复杂性、特殊性,注入地下的蒸汽经常发生窜流,导致波及范围小,出现无效循环,间接影响了采收率。
 

这就好比藏在“羊肠小道”的油无法汇集到“高速公路”。“我们班所辖片区油井含水率普遍高达98%,班组每年产量只有5000吨左右,我们就像守着‘贫瘠地’的农夫,付出了汗水,却不见收获。”重油公司采油作业三区采油5班班长张伟说。
 

必须奋力突围。经过持续攻关实验,克拉玛依石油人按照“中上部主力砂层重力驱、下部低渗砂层平面驱”的开发理念,依托“深部封堵+优化射孔+吞吐预热+液流深部转向”四项关键技术支撑,实现了油层蒸汽波及效率、动用程度最大化。
 

“多介质复合蒸汽驱技术的应用让班组员工和油井实现了良性互动,‘贫瘠’土地开始结出‘效益果’。”看着全年产油量3.73万吨的成绩单,张伟心中充满成就感。
 

“特稠油要做到驱得均,超稠油则要做到泄得快。”新疆油田公司企业技术专家孙新革指出。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风城油田稠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黏度最高、最难开采的稠油油藏之一,由于地层条件下原油无法流动,被喻为“流不动的油藏”。
 

为探索风城超稠油经济有效开采,克拉玛依石油人引入SAGD开发方式,即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相对于国内外同类型油藏,风城的油藏埋藏浅、黏度高、动力不足、流动性差,因此原始地层温度低、压力小。而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泄油速度慢。
 

但效率就是井的生命,必须用快速建产实现原油整体稳产。克拉玛依人展开持续攻关,打出一套改良组合拳。
 

井网井型巧组合、利用井筒进行储层改造、通过过热锅炉提高蒸汽品质、实施蒸汽腔监测实现双水平井动态平衡……一套组合拳下来,终于打通了超稠油的“任督二脉”,从2008年至今,采收率由3%跃升至65%,成效显著。
 

从“随队跟跑”到“带队领跑”
 

“要攻克稠油开发,核心技术就是怎样升温,能让稠油变得更好采,蒸汽吞吐技术和火驱技术都是开发技术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表示。
 

在新疆油田,部分薄层、强非均质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深度开发,在采出程度接近30%后,进入高含水、低油气比阶段。如果继续沿用常规的蒸汽吞吐技术开采,已无开发价值。这时,就要转换开发方式,将着力点放在火驱之上。但当前国内外并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因此,要想在面临废弃边缘的油藏上实现“火驱”突破,必须因地制宜实现自主创新。
 

新疆油田辖区内的红浅1井区系薄层非均质稠油油藏,1991年开始注蒸汽开发,在经多轮吞吐采出程度达到28.9%后,因无经济效益一度废弃。
 

2008年11月,新疆油田启动了“红浅1井区火驱先导试验”,共部署13个注气井组。
 

经过10余年的攻关,克拉玛依人首创了“注蒸汽开发废弃油藏高温火驱技术”,发明了低饱和度油层高效点火核心技术,创新火驱井网优化设计和火线监测调控等关键技术,最终揭示了注蒸汽开发废弃油藏高温火烧驱油机理。
 

截至2020年12月,红浅1井区累计产油15.5万吨,火驱阶段采出程度为36.2%,总采出程度目前高达65.1%,实现了废弃油藏再度商业开发的攻关目标。
 

“高温火驱技术的成功应用,让新疆油田实现了从跟跑、并排跑到领跑的一大飞跃。” 孙新革对此高度评价。“这项技术的创新发明为国内外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可学习推广的技术经验。”新疆油田开发处处长黄伟强展望了高温火驱技术的美好愿景。
 

从“开采里手”到“回注高手”
 

占领技术高地,为“走出去”提供“中国样本”。当前,新疆油田形成的“新一代陆相强非均质浅层高黏稠油开发成套技术”已成系列化、配套化,在全球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不仅实现了我国稠油对外依存度的跨越式下降,也为全球数百亿吨传统技术无法动用的低品位稠油油藏在未来实现高效开发提供了“中国样本”。当前,已经形成的成套技术为加拿大油砂项目的开发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有效促进了采收率的提升,提高了整体产量。
 

稠油开采“绿”起来。据重油公司一级工程师郑爱萍介绍,在稠油开采中,每年采出的污水量与注入水量大体相当。为此,新疆油田建立了污水处理站,通过技术创新,将处理合格的净化污水进行集中软化处理,供应锅炉用水,目前,采出水全部实现回用。在风城油田,通过丛式井采油平台的应用,所有配套设施埋地处理,实现了地面无管线、空中无架线,井区成为践行环保理念的示范点。
 

助力地方发展,为边疆稳定发展提供可靠能源保障。新疆油田稠油年产400万吨以上稳产15年,对拉动边疆经济、促进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其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职能、与地方经济实现深度融合,为边疆稳定发展提供可靠能源保障。
 

“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疆油田稠油开发有了崭新目标和奋进方向。他们瞄准这一片资源蓝海、市场蓝海,向交叉学科研究、成果应用拓展等方面不断奋进。
 



[复制 收藏 ]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