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跌跌不休 沙特石油政策何去何从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5-10-27  来源:和讯网   关注度:0]
摘要: 近期,国际石油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国际石油需求长期低迷,这导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波动不定;同时,中东局势动荡不安,致使国际石油市场走向扑朔迷离。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石油储量约占全世界的16%,是全球最大的石油...

    近期,国际石油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国际石油需求长期低迷,这导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波动不定;同时,中东局势动荡不安,致使国际石油市场走向扑朔迷离。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石油储量约占全世界的16%,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因此,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其石油政策的调整变动时刻影响着国际石油市场走向,牵动着世界多数国家,特别是石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神经。本文以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关系为主线,从当前世界石油市场入手,分析沙特石油政策的成因、内容和影响,并预测沙特石油政策的走向。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跌跌不休”

    国际油价变动是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变化的“晴雨表”,同时国际石油供求关系是国际石油价格的长期决定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因此国际石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超过了国际石油供给增加速度。
 
    这导致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国际油价持续上涨。1998年12月国际石油价格仅为9.25美元/桶,2000年低于20美元/桶,2003年年初突破,30美元/桶,2004年年9月突破40美元/桶,2005年6月突破60美元/桶,同年8月更是超过70美元/桶,2007年9月突破80美元/桶,2007年10月突破90美元/桶,2008年7月国际油价大幅飙升至147.27美元/桶。
 
    但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长期不能走出国际经济危机阴影,世界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因而国际石油需求放缓,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供过于求局面,国际油价总体呈下跌趋势。
 
    2014年年初,国际石油价格还高于100美元/桶,如布伦特油价为115.06美元/桶,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为107.26美元/桶。但2014年6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呈现断崖式下跌格局。截止2014年11月28日,布伦特油价仅为70.15美元/桶;到2014年12月31日,布伦特油价跌至57.33美元/桶,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为53.27美元/桶。

    2015年国际油价跌势进一步加剧。截至2015年10月10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49.63美元,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2.65美元。因此某些机构感叹国际油价“跌跌不休”。
 
    此次油价下跌速度之快,跌幅之大,实属近年来罕见,同时也超出几乎所有机构预期。但是国际油价“跌跌不休”有其必然性。近年来,美国国内石油需求量停滞不前,非常规能源开发取得显著进展,因此美国能源进口量日渐减少,美国商业库存不断增加,石油出口自6月起,从多年来的10万桶/日增长到30万桶/日。此外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供应量持续增加,如俄罗斯石油产量持续增加,当前则处于其历史高位。在国际社会签署核问题协议后,伊朗石油产量将大量涌入国际市场。因此,从长期供需关系看,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油价“跌跌不休”的局面近期将不会有明显改观。
 
    沙特坚持“低油价、不减产”政策的原因

    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同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石油政策如有风吹草动,国际石油市场波动将如影随形。在当前国际石油价格“跌跌不休”的局势下,沙特继续坚持“低油价”政策,让国际社会各界疑问重重。各界就沙特的“低油价”政策纷纷进行解读,但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但笔者认为沙特坚持“低油价”政策有其自身考量,即沙特坚持“低油价”政策是意在延长世界常规石油时代,维护其在常规石油市场的霸主地位。
 
    石油是当今最重要的能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各国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正如E.F.舒尔茨所说:“能源是无可替代的。现代生活完全是架构于能源之上。
 
    虽然能源可以像任何其他货物一样买卖,但并不只是一种货物而己,而是一切货物的先决条件,是和空气、水和土地同等的要素。”但是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分布的非平均性,导致了石油生产和消费间的矛盾,形成了石油地缘政治,引发了一系列战争和国际冲突,如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长期以来,沙特凭借极其丰富的石油储量、巨大的石油产量和高额的石油出口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风向标。1960年,以沙特为首的产油国建立了“欧佩克”。新成立的欧佩克使国际石油市场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并且长时间掌握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动权。通过欧佩克,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俨然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在地区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两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世界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的危险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复制 收藏 ]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