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伊朗结”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5-08  来源:中国能源网  关注度:0]
摘要: 今年原油市场多数时候供给过剩,为何原油价格却依然坚挺? 诸多分析人士都把其原因归咎于伊朗核危机问题引发的严重忧虑,这成为市场热炒的题材。不过,从当前的事态来看,伊朗的紧张形势可能会有所缓解,这意味着原油后市或许面临调整。 ...

    今年原油市场多数时候供给过剩,为何原油价格却依然坚挺?

    诸多分析人士都把其原因归咎于伊朗核危机问题引发的严重忧虑,这成为市场热炒的题材。不过,从当前的事态来看,伊朗的紧张形势可能会有所缓解,这意味着原油后市或许面临调整。

    实际上,原油的供需形势并不紧张。国际能源署(I E A)在近期的报告中称,由于需求增长疲弱且沙特阿拉伯增加原油生产,石油市场已经打破为期两年的供应紧缩周期。

    欧美的供需数据印证了国际能源署的说法。美国能源信息署(EIA)4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13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第四周上升,原油库存增加367万桶。

    早些时候美国能源信息署宣布将全球今明两年的原油需求增幅预期进行小幅下调:“尽管美国经济的复苏导致对原油的需求有所增长,但是开年迎来的暖冬,以及夏季用油高峰之前市场对原油需求的疲软,仍然会使美国原油市场供需偏宽松。”

    欧洲的情况要显得更糟糕。有机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欧洲原油需求已连续6个月下降。受主要经济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预计今年欧洲原油需求还将进一步下滑。

    一面是需求疲软,另一面则是原油产能的不断放大。国际能源署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产出达到逾三年来的最高水平,原油市场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供应好转的情况,全球石油库存可能已经明显上升。”

    关键因素

    自欧盟今年初宣布将停止进口伊朗原油后,海湾地区可能出现战争成了油价背后的推手。

    “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目前原油产量充足,且希望维持油价平衡,但是政治不稳定因素给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大于产出因素。”石油输出国组织( O P E C )主席Abdul Kareem Luaibi不久前表示。

    近日,美欧又相继强化了对伊朗的制裁。欧洲方面已经通过对伊朗石油禁运方案,美国总统奥巴马则核准了制裁伊朗石油的法案。依据该法案,美国政府可在6月28日后制裁仍与伊朗从事有关石油交易的外国银行。

    作为回击,伊朗已经停止向欧洲多个国家出口石油,其中包括其“大客户”西班牙和意大利。此前,伊朗向欧洲出口石油的量约每日70万桶。伊朗3月原油日产量约383万桶,而3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日供应量达3143万桶。

    不过,伊朗对欧洲多国的石油停运,并不会对原油市场的供给影响太大,市场的主要担忧在于——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石油出口都是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一旦战争爆发,必将极大影响到全球石油供应。

    虽然一些伊朗议员及革命卫队的成员曾一再威胁,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伊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否定。

    “伊朗目前基本不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南华期货高级分析师卢惠丽对《英才》记者表示,“霍尔木兹海峡关联重大。不仅关乎欧美利益,也关系着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国的利益。伊朗不会轻举妄动。”

    各怀心思

    尽管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日前称,伊朗对石油制裁毫不担心。伊朗拥有高额外汇储备,即便伊朗两三年无法出售一桶石油,也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抵制制裁。但事实上石油行业是伊朗经济的命脉,年收入为570亿美元,占其全部出口总额的80%以上。

    于是,一个有意思的报道出现了:伊朗已经对出口石油采取打折或变相打折策略,以吸引欧洲和亚洲买家继续购买。

    “迫使”伊朗进行打折促销的原因,主要在于中东其他国家的态度。作为伊朗的最大石油出口竞争对手,沙特阿拉

    伯近期增加了原油产量。国际能源机构(IEA)4月11日称:沙特原油日产量1000万桶,未来或将进一步增产。

    “沙特和伊朗的关系很是微妙。”首创期货分析师练异洞说,“两者存在竞争关系,而沙特是美国盟国。因此这次伊朗的倔强,是沙特喜见的。”

    伊拉克也在开始发力增产。伊拉克石油部4月1日表示,伊拉克3月原油出口已经达到7183万桶,为1989年以来最高单月出口量。

    “上述数据表明,这些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产量,可以满足市场对原油的需求。伊朗的倔强对于这些中东国家是潜在的机遇。”有分析师认为,伊朗很有可能被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他成员国孤立。

    进口国也各怀心思。尽管伊朗开始打折出售石油,但作为伊朗在亚洲主要石油出口国之一的日本却并不买账。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于早些时候表示,日本将采取具体措施减少对伊朗石油的进口,并表示理解美国对伊朗制裁升级的立场。

    而相较于日本的“正义”,印度却在伊朗的“打折活动”中获利颇丰。印度表示,将继续从伊朗进口原油。据石油业咨询机构Petrologistics的数据显示,印度已超过中国成为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今年一季度,印度从伊朗的直接石油进口量达43.3万桶/日,同比增长23%,远超中国的25.6万桶/日。

    而一向在伊朗问题上与美国持相反意见的俄罗斯,则继续保持着“挺伊”的姿态。在欧美决定对伊制裁后,俄罗斯则出于自身的利益而不断扩大与伊朗的合作。

    看多减弱

    多方博弈的状态,似乎很难打破平衡。因为,伊朗的紧张局势可能会有所缓解。

    伊朗外交部长萨利希在4月16日表示,如果西方国家开始解除对伊朗的制裁,那么伊朗准备在下一轮同六国的谈判中解决所有核问题。

    “如果西方想采取建立信任的措施,就应该从解除制裁开始。这样才能加快谈判取得成果的进程。”萨利希说。

    国际能源网一位分析师认为,虽然4月14日的第一轮谈判并未达成任何实质性承诺,但西方媒体对其评价为取得“建设性突破”,而5月23日各方将于巴格达举行第二轮深入谈判。伊朗核谈暂时缓解了目前紧张的局势,有助于美国经济恢复,同时减少了民众对于全球石油供应短缺的忧虑,未来油价或有所下跌。

    从资本市场的动向看,资金的持仓热情也有所减弱。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CFTC)原油期货持仓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当周,投资资金在减持美国原油期货及期权的净多头头寸,持仓量已下降自去年12月以来最低水准。

    数据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N Y M E X)原油期货中持仓量1563132手,较前一周减少5938手。大型投机商持有净多头197582手,比前一周减少17975手。其中持有多头366612手,比前一周减少9242手;持有空头169030手,增加8733手。

    “持仓量仍在高位,但市场看多心态有所回落。”卢惠丽向《英才》记者如此评论。而广发期货分析师刘孝毅则表示,“鉴于供需基本面的表现,100美元/桶将是国际油价的支撑点。”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