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进口限制适度放开有利民企参与竞争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6-05  来源:中国能源网  关注度:0]
摘要: 近日,有消息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出台适度放开原油进口限制等利于民资准入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允许民营企业参与非国有贸易原油进口配额的申请与分配,借以促进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6月4日,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此...

    近日,有消息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出台适度放开原油进口限制等利于民资准入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允许民营企业参与非国有贸易原油进口配额的申请与分配,借以促进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6月4日,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原油进口基本掌握在五家国营企业手中,如果不是被“收编”,民营炼油厂很难有足够的原油进行加工,目前地炼原油加工能力约占全国加工能力的15%,但由于没有原料进口资质,部分进口燃料油被用作炼油原料,导致了地方炼厂油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同时,由于原料不足,地方炼厂往往开工率较低,市场竞争力受限。

    目前中国成品油市场的下游是开放的,但在原油的进口上实行的是国家许可证,需要资质,包括国际资源的进口都受到严格的管制。虽然山东地炼有资质,但是受进口配额限制,根本进不到足够的原油,只能采购价格高企的燃料油,因此民营企业要进入原油市场门槛是很高的。

    此前,山东省燃料油协会副秘书长余羽华表示,地方炼油企业在国际上获取燃料油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整个可供加工的资源越来越少,如俄罗斯、中东等地方,它们本身在发展深加工的装置,这使得地炼在燃料油竞争上压力很大。

    王金涛认为,在新36条的指导方针下,国家正陆续推动民营资本进入原油进口、勘探开采领域,如果资质放开,无疑将给民营企业注入更多活力,也对保证成品油供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鹏认为,如果能够允许民营企业获得原油的进口许可或者勘探、开采的许可,打破对石油行业上游的垄断,将会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压低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而且民营企业在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上面一般都会好于国有企业,民营资本的进入可以给整个石油行业带来一个鲶鱼效应,给国有企业带来一定压力,促使他们提高效率和经营能力。从整个国家的石油战略利益上看,也有利于国家长期石油的供给安全和价格稳定。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