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勇:打破油荒必须消除垄断 形成市场体系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10-24中国广播网 关注度:0]
摘要: 中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说公司,论公司。大话公司,经济之声评论员覃勇进行评说。 覃勇: 本周,开始被媒体集中曝光的民营加油站柴油供应紧张的状况,再次把中石油和中石化置于公众的审视和质疑中...

    中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说公司,论公司。大话公司,经济之声评论员覃勇进行评说。

    覃勇:

    本周,开始被媒体集中曝光的民营加油站柴油供应紧张的状况,再次把中石油中石化置于公众的审视和质疑中。现在,柴油供应紧张已经从原来的华东、华北、东北扩大到了华中地区,在武汉和江西,一些私营加油站出现了无柴油可供应,或者排百米长队加油的现象。

    民营油企闹“油荒”恰恰在油价下调后没多久,一定是油价下调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在控制出货。最近一周国际油价上涨较快,人们有理由推断两大巨头之所以控制向民营加油站供油,一则是没有多少利润,二则也是为油价上调做出市场供不应求的样子。

    但是,中石油总裁周吉平最近又怎么说的,他说:由于政府限制成品油价格,今年公司炼油业务将出现净亏损人民币500亿元。言下之意,为缓解通胀压力,国家今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了控制,因此成品油价格并未完全反映出今年早些时候国际油价的攀升,因此造成中石油今年炼油板块出现巨大亏损。

    但偏偏此时,央企2010年业绩报告又出来凑热闹,报告显示,2010年中石油以970多亿元的净利润超越中移动位居盈利榜榜首,比2009年增收了近300亿元,中石化也以净利516亿位居榜单第三位。但中石油中石化赚了那么多钱怎么还叫委屈?

    其实,先不说2011年中石油到底是亏还是赚,作为国有企业,像中石油这样的央企赚钱越多越是我们所希望的, 哪一天连国有大型央企都亏损倒闭了,国家的能源安全、国计民生会如何可想而知。为什么每当说到两桶油、三桶油盈利、亏损和补贴,媒体和公众总有这样那样的质疑和不满?无外乎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当然能享受到央企的好处,但是似乎还是太少。这里面有一个如何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央企发展成果的问题;

    第二,作为上市企业,收支状况和盈利结构似乎不够透明,且认为中石油夸大了炼油政策性亏损的规模;

    第三,中石油、中石化垄断了这个产业,而且实际上也就涉嫌垄断和操控价格。

    机制的实施增强了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关联性,但是其调整周期长、“涨多跌少”的问题不但受到消费者的质疑,中石油中石化本身也希望能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反映滞后,该涨的时候不涨,没有紧跟全球油价上涨做调整。“油荒”这几年年年有,总是在每年秋冬季来临需求增大的时候发生。但事实上国内成品油供需还不至于达到“油荒”的程度,只是因为供需比较紧张,加之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倒挂,从而导致民营加油站难以获得廉价油源。这当中也不排除一些民营加油站在舆论上的大肆渲染两大集团终止供油,从而扩大了全社会对油荒的紧张程度,于是囤油、多加油等油荒现象就在全国很多地区如约上演了。

    对于中国来说,出于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的考虑,国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石油工业,但目前的三大企业垄断则应该打破。可以在国有控股为主的基础上,引入内资竞争者,之后再考虑是否向外资开放;其次,明确能源主管部门的职能;再次,取消对油气公司在地域上和领域上的硬性划分;最后,取消政府定价和调拨系统,并逐步引入石油和天然气的市场定价机制。只有多油源、多渠道、多层次的成品油市场体系形成,油荒的尴尬才能够彻底消失。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