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炼油厂一年内两次起火 业内人士分析经验不足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7-12  来源:国际石油网  关注度:0]
摘要: 中海油旗下的广东惠州炼油厂11日凌晨发生爆炸,现场网友拍摄的录像显示,事发地形成高达近百米的冲天火柱,一直到大火扑灭后,浓烟依然弥漫很长时间没有散去。录像中的一位网友称,凌晨4点到5点间现场先后发生两起爆炸。 ...


    中海油旗下的广东惠州炼油厂11日凌晨发生爆炸,现场网友拍摄的录像显示,事发地形成高达近百米的冲天火柱,一直到大火扑灭后,浓烟依然弥漫很长时间没有散去。录像中的一位网友称,凌晨4点到5点间现场先后发生两起爆炸。


 
  中海油在官方网站的情况通报中证实,7月11日凌晨4时10分,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运行三部400单元的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机械密封泄漏着火。但该通报未提及凌晨4时40分发生的第二次事故,整个通报中未出现”爆炸“字眼。


 
  业内知情人士称,此次发生事故的塔底泵属于高温油泵,塔底温度达到250度,可能是泵中泄露出来的油,滴到高速运转的轴上,导致起火。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高温油泵是炼油厂发生事故概率最大的区域,其密封性能要求很高,对配件质量非常讲究,并且要求频繁巡检和检修。”特别是机械密封系统在长期磨损中容易出问题,需要经常检修更换,一旦泵运行不稳定,机械密封不好,马上就要更换相关零部件。“


 
  事实上,高温油泵起火爆炸一直是国内炼厂的心头之痛,国内最大的炼油企业中石化曾就此问题专门在今年年初下发文件——《关于切实做好高温油泵安全运行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单位从多个方面加强高温油泵的安全性,消除隐患,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国内某石油公司的一位资深人士11日向本报记者分析说,中海油进入炼油行业时间很短,在实践操作上可能经验不足。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11日拨打中海油新闻联系人电话,该人士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向其邮箱发去采访提纲,希望询问爆炸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原因,以及为何会发生两次爆炸,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任何回复。中海油在11日中午的情况通报中称,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新华社11日晚间报道,有关方面在11日上午9时左右宣布明火已被扑灭。但10时许和13时55分,火灾区先后传来两次爆炸声并冒出滚滚浓烟。中海油惠州炼油公司党群办公室主任马宏明向记者表示,10时的爆鸣声”是残存在管道内的物料燃烧导致保温铁皮崩裂的声响“,13时55分声响的原因仍在核实中,但”确定不是爆炸“。


 
  中海油惠州炼油厂是中海油在国内的最大规模炼油项目,2007年投入使用,2010年7月该项目的一个焦化原料罐突然着火,中海油并没有对事故原因进行说明。
 


  在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上,记者查到一份《转发国务院安委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安部关于近期几起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的通知》(粤安办〔2010〕79号)的文件,透露这起事故的原因为”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常减压装置减压炉一条出口管线法兰发生滴漏燃烧,导致高温减压渣油(温度高达357℃)未经充分换热冷却直接进入焦化原料罐,减压渣油遇空气发生自燃引发火灾事故。“


 
  11日有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常减压装置减压炉一条出口管线法兰发生滴漏,与中海油在巡检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有关,”如果巡检到位,管线法兰发生滴漏的概率并不大。“


 
  据悉,此次爆炸的催化重整装置年产量高达200万吨,是国内类似装置中生产能力最大的之一。专业人士认为,到今年年底该装置都很难完全恢复生产,对中海油的成品油产能和芳烃产品生产有一定影响,但不会波及国内的成品油供应市场。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