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首次控股地炼企业 五大油企决战山东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12-31  来源:网易财经  关注度:0]
摘要:   中化集团今日宣布,12月27日与与潍坊弘润石化助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润石化)签署了增资认购协议。这是中化集团首次布局山东地炼,此前中石油、中海油以及中国化工集团均已在山东地炼完成了重要布局。市场分析认为,在山东行动明显偏晚的中化...

  中化集团今日宣布,12月27日与与潍坊弘润石化助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润石化”)签署了增资认购协议。这是中化集团首次布局山东地炼,此前中石油中海油以及中国化工集团均已在山东地炼完成了重要布局。市场分析认为,在山东行动明显偏晚的中化正希望完善下游产业链,改变下游短板的局面,加快上下游一体化转型。

  山东地炼成央企必争之地

  山东是全国地方炼厂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省份,作为与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垄断巨头抗衡的民间力量。资料显示,进入2010年度全国地炼前十位的地炼企业中,山东独占8个席位。且十家地炼常减压装置加工能力共计达到3900万吨/年,同比增370万吨/年,占到全国地方炼厂一次总炼油能力的35.32%。

  但是,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地方炼油板块,一直在两大石油集团的夹缝中生存——原油依赖其行政划拨,成品油须由其代销。没有足够的油源就进口燃料油替代,没有足够的规模、面临产业淘汰的危险,就不断上马新的产能。

  由此,各大油企近年来对山东地炼展开了争夺,中石油、中石化希望收购,打压地炼的实力,而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等央企则希望通过控股,来加强在成品油方面的生产能力,增强与两大巨头抗衡的实力。

  山东地区是中石化的传统油田区域,山东地炼的大部分原油均是由中石化提供,因此中石化对山东地炼有较强的掌控能力。

  2008年1月,中海油先后拿下东营原油码头,收购了山东海化、中海化工两家地炼,并谋划在东营、潍坊各建一个千万吨级的大炼油项目,以消化渤海油田的原油。

  2009年,中国化工以整体收购或参股控股的方式收编了昌邑石化、济南长城炼油厂、济南蓝星石化、正和集团、大王华星、青岛安邦等6家山东地炼,其一次炼油能力达到了1700万吨/年,并通过与日升投资公司合作,扩至山东地炼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

  今年7月,中石油也与山东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并有意并购山东最大的地炼东明石化。

  而在上游勘探领域有一席之地的中化集团,在对山东地炼方面的整合则明显落后,直到2010年8月才有消息称将进军山东。

  中国中化的加入标志着5大油企将在山东地炼的整合重组中展开新一轮角逐。

上一页12下一页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