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史大事记(3)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9-08-06  来源:振威石油网  关注度:0]
摘要:  前苏联的“东气西输”工程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苏联开发了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伏尔加河以东的“第二巴库”油气区,天然气产量大增,其中包括奥伦堡巨型凝析气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西西伯利亚又有一系列油气发现,在其北...
  前苏联的“东气西输”工程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苏联开发了位于乌拉尔山脉以西、伏尔加河以东的“第二巴库”油气区,天然气产量大增,其中包括奥伦堡巨型凝析气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西西伯利亚又有一系列油气发现,在其北部相继发现乌连戈伊、扬堡等6个万亿立方米级巨型气田。要使它们得到开发,就必须实施“东气西输”。

  第一项大工程,是1975年建成的“联盟”输气管道,把奥伦堡气田的天然气西输到苏联当时的东欧盟国。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直径为1.4米的特大输气管道。

  第二项大工程,是1980年开工、1982年建成的乌连戈伊天然气外输工程,包括6条并行的直径为1.4米的输气管道。其中最长的一条是乌连戈伊?乌日哥罗德出口管线,向东欧和西欧供气,称为亚马尔管道,单线长达4451公里,年输气量320亿立方米,另外5条分别输到莫斯科、彼得罗夫斯克等地。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又建造了扬堡气田天然气外输工程,同乌连戈伊外输管线一样,是6条并行的直径为1.4米的大管道。

  这样,苏联输气管网形成。到20世纪80年代末,整个系统拥有200个气田和89个凝析气田;46座地下储气库,总储气能力2832亿立方米。加上扬堡管线,有6座天然气处理厂、981座加气站,用于增压的发动机总功率达5000万千瓦。“联盟”管线和亚马尔管线是现在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向东、西欧供应天然气的大动脉。

  这是世界上罕见的大输气管道工程。乌连戈伊和扬堡两组各6条管线的输气能力都是一年2000亿立方米。它使得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兼出口国。

  1993年,俄罗斯出口到东、西欧的天然气达1009亿立方米。俄罗斯的天然气占西欧天然气消费量的1/4。这不仅保证了俄罗斯每年的巨额天然气出口收入,而且使俄罗斯对欧盟保持相当的政治影响力。

  这些东气西输工程,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大事的优越性。以乌连戈伊工程为例,6条大管线总长度超过2万公里,要翻越乌拉尔山脉,穿越伏尔加河等许多大小河流,还要经过永久冻土带和广阔的沼泽地,建设难度很大,工程量巨大,但是,苏联当时总共用5年时间就建成了,其中,亚马尔管线只用了两年时间,创造了世界油气管道史上的奇迹。

  得天独厚的巨大天然气资源,举世无双的庞大天然气管网,使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就实现了全国气化,城乡全都用上了天然气。1987年苏联能源消费量中天然气达41%,居民用气人口占全国的83%。1992年,全苏(当时已改为独联体)天然气消费量高达6737亿立方米。虽然苏联也有丰富的煤炭,但它充分开发利用天然气,不仅使天然气走进千家万户,而且也成了发电的主要燃料,1990年用于发电的天然气相当于1.45亿吨油当量,占天然气消费量的41%。因此,俄罗斯是当今使用清洁燃料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

  大规模的东气西输工程不仅保证了天然气工业的大发展,而且带动了土木建筑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能同美国争霸世界,石油天然气工业是立了功的。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石油史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