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石化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9-06-17  来源:经济日报  关注度:0]
摘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公布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提出了6大目标和11项任务,以及为完成这些目标、任务所制定的10项政策措施。《规划》的出台和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为石油和化工行业应对金融危机挑战,转...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公布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提出了6大目标和11项任务,以及为完成这些目标、任务所制定的10项政策措施。《规划》的出台和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为石油和化工行业应对金融危机挑战,转“危”为“机”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规划》战略意义重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长期看,石化振兴规划的战略意义远大于其经济意义。以“整体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为特点的石化行业振兴规划的推出,不仅是缓解当前的燃眉之急,更彰显出了中国石化行业新一轮整体产业布局的清晰轮廓,有利于石化产业整体升级。

  据该负责人介绍,《规划》的实行首先将保障石化行业的平稳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平稳运行的措施,将在扩大石化产品市场,防止境外产品倾销,减轻企业库存压力,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困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提出要加速推进在建的一批炼化一体化项目,提前启动一批炼油、乙烯和化肥等重大工程,并要启动一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对项目布局进行优化,将有利于“十一五”规划内在建的6套炼油、8套乙烯装置重大项目的尽快实施和石化行业重大项目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同时,《规划》的实行促进了石化行业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规划》中指出要制订《石化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石化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加快前沿技术自主化、关键技术产业化、工程技术本地化,推动石化产业升级调整;提出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对炼油行业采取区域等量替代方式,淘汰100万吨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积极引导100万—200万吨炼油装置关停并转,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炼油项目等,也将大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

  此外,《规划》的实行,还将进一步推动石化行业社会责任的落实。《规划》对现有氮肥生产企业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在能源产地适当建设大型氮肥生产装置、推广硫和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等技术、加强农用柴油供应网络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农资的保障能力,实现石化产业反哺农业的重大任务;《规划》提出的加强环境容量调查和规划、引导石化产业合理布局、清洁发展、进一步增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等措施,将促使石化生产企业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责任,推动环保的发展。 

  石化行业前景良好

  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石油化工行业增速过快下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降幅逐月缩小;部分石化产品市场价格环比回升;部分大宗产品需求有扩大的迹象;化工行业投资增长稳定。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在协会重点跟踪的62种(类)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和持平的约占68%,基本延续了3月份向上的走势。当月全国原油产量1559.4万吨,同比增长0.8%;天然气产量68.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原油加工量2942.7万吨,同比增长6%;成品油产量1746.6万吨,同比增长6.7%。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赵俊贵表示,通过《规划》的实施,2009—2011年,石化产业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力争实现平稳运行,经过3年调整和振兴,到2011年,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他同时给出一组数据:到2011年,原油加工量将达到40500万吨,成品油、乙烯产量分别达到24750万吨、1550万吨,增加值达到1.75万亿元。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建成3—4个2000万吨级炼油、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产业布局趋于合理。成品油“北油南运”的状况得到改善,煤化工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遏制。到2011年,主要石化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普遍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以上,污水、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减少6%以上,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规划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