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推进开放式创新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4-06-30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关注度:0]
摘要:   我国将在2017年底全面执行国5车用汽油标准,油品升级速度远远快于发达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中国石化开发了一系列加氢、催化等新技术,收购了像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这样的先进技术,并进行了再创新,确保升级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石...

  我国将在2017年底全面执行国5车用汽油标准,油品升级速度远远快于发达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中国石化开发了一系列加氢、催化等新技术,收购了像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这样的先进技术,并进行了再创新,确保升级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石化也成为该技术全球唯一的技术许可商。在页岩气开发方面,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在技术支撑上,除自主技术外,也选用了一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系统集成,促进了快速规模建产。在煤化工方面,中国石化发挥工程化技术优势,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目前成功开发了大型SE煤气化炉,支撑了煤化工业务的发展。

 

  “关起门来搞科研,既难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对一流技术的需求,也难以履行好国家赋予的科技创新责任和使命。”集团公司上下达成共识,科研工作不能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必须开放科研平台和项目,特别是前沿技术,要主动打破科研体制机制藩篱,选用全国甚至全球科研力量和资源,形成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

 

  今年初,中石化休斯顿研发中心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石化第一个境外研究机构正式成立运行,也标志着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工作一个新模式的开始。在实际工作中,中国石化着眼全球配置科技资源,目前已经建立起面向未来的开放式创新基础体系。

 

  在国际科研资源利用方面,主要通过技术并购、联合中试、联合示范、联合探索等,参与分享国际成熟先进技术。目前,中国石化与国外20多家大型公司和高校进行联合开发,侧重页岩气开发等油气勘探开发与战略新兴技术。

 

  在国内高水平资源利用方面,中国石化已经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18个联合体,开展上中下游全方位合作,包括己内酰胺、苯乙烯、聚乙烯、煤化工、分子筛催化材料、高含硫化氢气田开发等,联合开发的苯乙烯技术已经推广23套。

 

  在国家研究平台利用方面,中国石化主要通过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基金委联合基金等,组建联合团队,承担国家任务,开展基础科研,包括碳酸盐岩油藏、海洋工程、绿色化学以及催化材料等。

 

  在产业技术联盟方面,中国石化与能源、化工、汽车等国际公司建立技术性联盟,深化技术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与终端客户开展合作,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进行技术开发与应用。

 

  “2014年,中国石化将继续探索创新海外研发中心及联合机构运行机制,推动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戴厚良在今年的科技进步工作会议上说。



[复制 收藏
]
关键字: 中国石化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