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油田鲁克沁超深稠油上产“走水路”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9-06  来源:中国石油报  关注度:0]
摘要: 这边注水井喝的是98摄氏度的开水,那边采油井在380摄氏度的蒸汽中蒸桑拿。这是9月2日记者在吐哈油田鲁克沁超深稠油现场看到的情景。 位于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境内的火焰山麓,埋藏着超深、超黏稠油,其开采难度极大。吐哈油田技术人员经...

    这边注水井喝的是98摄氏度的开水,那边采油井在380摄氏度的蒸汽中“蒸桑拿”。这是9月2日记者在吐哈油田鲁克沁超深稠油现场看到的情景。

    位于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境内的火焰山麓,埋藏着超深、超黏稠油,其开采难度极大。吐哈油田技术人员经过几年摸索,把稀油注入井底,将稠油稀释降黏后再举升到井口的“泵上掺稀”采油方式唤醒沉睡多年的超深稠油。随后,技术人员进行注水、天然气吞吐、化学调驱和化学降黏试验,形成有效主体技术路线。

    目前,吐哈油田日产稠油1200多吨,年产能超过40万吨。按照建设“新疆大庆”规划,到2015年稠油产量要达到100万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喝”开水、“蒸桑拿”就是围绕上产目标开展的一项技术试验。

    给稠油注水,是吐哈油田在稠油开发中探索出来的路子。没有注水之前,由于井深油稠,没有补充地层能量的很好方式,2000年到2003年的短短3年间,最早投入开采的鲁2区块地层压力由23兆帕迅速下降为13.76兆帕,油井产量也随之下降。

    如何恢复地层压力?吐哈油田稠油开发者想到注水工艺。可对于高矿化度的稠油油田而言,注水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在持续攻关中,稠油开发者摸清地层脾气,形成注水开发的系列技术。

    鲁克沁油田东西跨距60公里,地层物性差异大。总体上讲,从西到东,稠油黏度越来越高。在西端油区试验成功的注水工艺,到了东部油区有些“水土不服”。吐哈油田科研人员在技术攻关中选择“温水加活性剂注水工艺”,注入水井口温度接近100摄氏度。技术人员介绍说,提高注水温度主要是防止注入水对地层的冷伤害。

    稠油井“蒸桑拿”,应用的是一项名叫“超临界蒸汽吞吐”的采油工艺。这项工艺在鲁克沁超深稠油开发中已现场试验一年多,增产效果明显。今年,玉108井、英503井“蒸桑拿”后日产分别达15.33吨和14.8吨,而鲁克沁油区平均单井日产量只有四五吨。

    水井“喝”开水,油井“蒸桑拿”。技术人员形象地说这就好比烙饼上下一块加热,又好又快。吐哈油田超深稠油开发“走水路”,为的是在提高单井产量的同时降低自然递减率,让稠油产量上得去、稳得住。


[复制 收藏
]
关键字: 吐哈油田 超深稠油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