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光伏、石油均不给力 能源危机或现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4-12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关注度:0]
摘要: 德国光伏、石油均不给力 能源危机或现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最近,德国的能源方面接连出现问题,先有其最大的光伏企业Q-cells向当地法院递交破产保护申请,另有伊朗停止向其供油,可以说德国可能要面临能源危机...

德国光伏、石油

德国光伏、石油均不给力 能源危机或现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最近,德国的能源方面接连出现问题,先有其最大的光伏企业Q-cells向当地法院递交破产保护申请,另有伊朗停止向其供油,可以说德国可能要面临能源危机。

    最大光伏企业宣告破产4月3日,德国最大光伏企业之一Q-cells向当地法院递交破产保护申请,该公司2011年全年亏损额达8.46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产品跌价与销售不畅令这家昔日的光伏“大佬”一蹶不振。

   此前,柏林光伏电池生产商Solon在去年12月宣告破产。短短一周后,德国电站制造商SolarMillennium也宣布倒闭;Q-Cells则一直在财务危机中挣扎,股价下跌了99%。

    由于去年光伏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下跌近75%,不少非一线的光伏企业难以支撑,走向破产之路。但作为昔日行业内巨头之一的Q-Cells,它的消亡意味着行业“重新洗牌”,即西方光伏企业的主导地位正被大型高整合的中国光伏企业(比如尚德、英利以及天合)所取代。

    Q-Cells以及其它西方同行的失败原因并不复杂,就是“成本”二字。过去3、4年,由于光伏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大幅下跌,高成本的光伏制造商赢利遭到重创。尽管每一家多晶硅垂直一体化企业的价格并不一样,但组件的平均销售价格从2008年的每瓦4美元下降至2011年末每瓦1美元。随着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直至低于制造成本,很多原先在组件业务方面赢利的光伏企业出现不利状况。尽管大型企业Q-Cells比那些较小型同行“生命”延续了久一点,但依然逃脱不了濒临破产的宿命。去年,价格下跌低于绝对最低限额给Q-Cells致命一击。

    一些投资者也许会总结道:当那些顶级光伏逐一走上破产之路,光伏业将不再为续。Q-Cells毕竟不是小角色,几年前,该企业还是全球顶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更有一些投资者还会为光伏业贴上标签:光伏泡沫。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怀疑论者是对的。光伏业的确存在泡沫,而且在过去五年内达到顶峰。

    伊朗再次缩减欧洲石油供应渠道

    而昨日,据伊朗第一家国际英语新闻电视台PressTV报道,伊朗已经决定再次缩减向欧洲的石油供应渠道--向德国断供。据了解,如果该消息属实,这将使伊朗继2月19日和4月10日对法国,英国,西班牙实施石油停运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近期的伊朗局势极大的干扰了国际油价。彭博数据显示,虽然以美元计价的北海布伦特现货油价(现为119.41美元/每桶)比2008年7月14日的历史记录(144.35美元/每桶)低17.35%,但以欧元计价布伦特油价(现为91欧元/每桶)已经在今年2月23日,超过了2008年7月3日的高点(91.41欧元/每桶)创出了历史记录(3月13日,95.85欧元/每桶)。

    资料显示自2012年年初至今,以欧元计价的布伦特原油上涨了7.27%,而在2月19日对英法两国断供之后,布油连曾在2月20日当周上涨了4.64美元,涨幅达到了3.84%。

    在过去20年中,欧元区危机国家的年增长率与欧元计价油价之间存在密切的负关联性。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预计,以欧元计价油价每上涨10%,欧元区的年内增长就会下降0.3%。IMF预计,今年欧元区GDP将萎缩0.5%。

    值得注意的是,高油价对美国和伊朗经济也产生了很大负面效应。CNN周二调查18位经济学家得出的结果显示,伊朗干扰导致的油价上涨威胁超过了欧债危机,美国预算对峙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引发的担忧,成为美国经济的头号威胁。而原油是伊朗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炼油能力低下,伊朗自身也需要从外部进口40%的汽油。

    面对高企的油价,昨日公布的美国3月进口物价指数月率环比上涨1.3%,高于预期1%,成为了自2011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高盛推荐投资者买入2012年9月份到期的NYMEXWTI期油合同。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