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称美国石油产量将超沙特俄罗斯 或成新中东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4-06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关注度:0]
摘要: 如何保障每年进口的石油,不因战争、游资炒作等因素发生价格剧烈波动和断供,已成中国能源安全需要考量的首要问题 能源安全,素来与石油息息相关。 1974年11月,国际...



    硬币的两面

    北美地区能源产量的迅速增加,美国本土能源自给率的提高以及对中东石油进口依赖度的减弱,正在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深远影响,这一影响将带来全球能源格局之变。

    “美国能源独立,对中国等能源消费大国不是一件坏事。北美能源产出增加后,将改善全球的能源供应状况,有利于抑制国际能源价格因短缺而上涨。目前,北美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已经比其他市场低了不少。”夏义善告诉记者说。

    美国减少对中东石油进口,给中国增加进口提供了机会。中东国家的石油产能,将有能力更多地从美国转向中国这样的石油需求大国。

    迹象可以从“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得到例证。2009年底,中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量,首次增至每日100万桶以上,而沙特对美国石油出口20年来首次降到每日100万桶的水平以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不过,如果就此得出美国“能源独立”就完全利好中国的结论,恐怕是没有看到硬币的另一面。

    “美国减少中东石油进口,对中国确实是一个机会。但是,这个机会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中国不可能坐享其成。中国在中东拿的油多了,相应的在这个地区需要承担的国际责任也会增加。”陈凤英说。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经济发展与战略中心主任高士宪看来,美国石油进口“去中东化”本身就是一个两面性的东西。

    “当美国石油安全系于中东之时,它不会容许中东出现失控。但当美国减少从中东进口石油后,这一地区的重要性,至少在能源安全上的重要性,对美国来说就会减弱,它对这一地区的安全保障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强。美国可能会容许一个局势更加混乱的中东存在,这是中国需要面对的挑战。”高士宪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那么,缺少了美国的强势存在后,维护能源安全的重担,将由谁来承担?未来中东地区的能源供应是不是安全的?怎么保障能源战略通道的畅通无阻?这一切,已成为中国在这场能源大变局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2011年,中国石油[9.71 -0.10% 股吧 研报]表观消费量为4.7亿吨,增速虽低于近十年7.1%的

    平均增速,但同比增长仍达到4.5%;原油表观消费量估计在4.54亿吨,同比增长3.4%。也就在这一年,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突破了55%,进口量超过2.5亿吨。

    在进口来源上,中国的海外油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进口份额分别为51%和24%,这两地的石油进口占中国石油进口量的3/4。同时,“世界油库的阀门”霍尔木兹海峡、“东方直布罗陀”马六甲海峡等油气战略通道是否畅通无阻,也是影响中国能源安全系数的因素。

    “中国对能源安全不能掉以轻心,对重要油气来源地和油气战略通道的保障,需要占据主动。” 夏义善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