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欲做大一带一路三大合作区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7-05-15  来源:中国经营报   关注度:0]
摘要: 为了应对油气地缘政治和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已经发布《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沙特已经提出《2030远景行动计划》、哈萨克斯坦正在谋划《光明之路新经济计划》等。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中国石油7.60...
    为了应对油气地缘政治和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已经发布《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沙特已经提出《2030远景行动计划》、哈萨克斯坦正在谋划《“光明之路”新经济计划》等。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中国石油(7.600, -0.02, -0.26%)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正在试图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能源战略调整的机遇,做大“中亚各国-俄罗斯-东欧”战略合作区,提升“中东(西亚)-北非” 战略合作区,拓展“东南亚-南亚”战略合作区。

    自2001年以来,中石化先后与11个“一带一路”国家从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合作。截至2016年年底,拥有或参与的项目有18个,主要位于“一带一路”北线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中线的沙特、伊朗、叙利亚、埃及、也门,南线的印度尼西亚、缅甸。也就是说,中石化正在基于现有海外市场布局,因应相关国家能源战略调整的需要,共建“一带一路”石油石化合作“朋友圈”。

    来自中石化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石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石油工程、炼化工程服务合同568个、金额169亿美元,累计贸易额和投资额分别达到6200亿美元、近千亿美元,已成为沙特、科威特第一大钻井承包商,建设了俄罗斯UDM项目、埃及阿帕奇项目、沙特延布炼厂项目等一批标杆项目。

    合作范围逐步扩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目前正是中石化进一步扩大在沿线国家和地区业务的大好时机。

    在北线的“中亚各国-俄罗斯-东欧”,中石化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日益走向深入。比如中石化早在2006年就联手俄罗斯石油公司(以下简称“俄石油”)从英国石油公司手中收购了俄罗斯联邦成员——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以下简称“UDM公司”),收购完成以后,UDM公司成为双方的合资联营公司,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49%、51%。截至目前,UDM项目仍是中石化海外参股比例最高、累计份额油产量最大的非作业者项目。

   在UDM公司之后,中石化与俄石油又先后在萨哈林3号项目、“共同开发鲁斯科耶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等项目上展开合作。目前,双方在相关项目上的合作正在逐步推进。

   与俄石油的合作,又打开了中石化与其他俄罗斯大型能源企业的合作通道。比如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加工及石化产品公司西布尔,2015年将10%的股权卖给了中石化,这让中石化成为西布尔的战略投资者。下一步,中石化将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西布尔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天然气化工厂项目。

    早在2004年8月,中石化就通过收购原来的美国第一国际石油公司(FIOC)、现在的国勘哈萨克斯坦公司的方式,进入哈萨克斯坦能源领域。经过13年的耕耘,通过国勘哈萨克斯坦这个全资子公司,中石化在哈萨克斯坦建成了海外第一个“自主勘探、自主开发、自主建设”的50万吨产能规模油田。

    中石化内部人士表示,正是由于既往的合作基础,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全球油气市场格局的变化,中石化有机会进一步深化与相关国家的合作,逐步做大“中亚各国-俄罗斯-东欧”战略合作区。

    “中东(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南亚”战略合作区存在类似的合作升级机遇。比如在中东的沙特,中石化的业务是从石油贸易开始,逐步扩展到项目合作以及投资等。

     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沙特已经连续第13年成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过去5年,沙特原油占了中国进口石油总量的绝大多数,而石化化工贸易在中沙贸易总额中占了50%左右。其中,中石化投资额占中资企业投资沙特的第一位。

    中石化在沙特的业务,也逐步从油气资源贸易向高附加值、研发方向延伸。比如,中沙延布炼厂是中国在沙特最大的投资项目,设计加工能力为40万桶原油/日(约合2000万吨/年)。中石化已成为沙特、科威特第一大钻井承包商,并已将钻井业务拓展到埃及、苏丹等10个阿盟国家。中石化与埃及国有萨瓦石油公司合资的中萨钻井公司,目前已经是埃及第二大钻井公司。中石化还在沙特设立了中东研发中心。

    2017年3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沙特国王萨勒曼的见证下,中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沙特“2030愿景行动计划”。

     “4322构想”全面出击

    构建三大战略合作区只是中石化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中石化召开“一带一路”专题报告视频会,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详细阐述了该公司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4322构想”,即“打造4大业务链条、构建3大战略合作区、做强2大贸易平台、打造2个创新中心”。

    其中“4大业务链条”是指油气、炼化、工程服务、国际贸易。中石化方面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多数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也都存在发展炼化工业、引入工程服务的规划,中石化在炼化技术和工程建设服务方面有优势,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2大贸易平台”是指传统进出口贸易平台和易派客“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装备材料进出口贸易领域的多方位、多层次合作,提升资源综合统筹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近日,中国目前最大的工业品电商平台——易派客已启动国际业务运行。《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处获悉,易派客很有可能成为“金砖五国”在工业品贸易上的主要平台,并逐步推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2个创新中心”是指中东和北美两个创新中心。公开资料显示,中石化已于2014年1月建立第一个境外研究机构——美国休斯敦研发中心,而中东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于2016年1月,位于沙特Dharan科技园。

     中石化方面指出,打造海外创新中心,主要是为了形成管理和研发水平可与国际接轨的海外科技孵化基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推动石化产业面向高端化发展,服务沿线国家能源转型需求。

     目前,中石化国际贸易、油气勘探、炼化、工程服务、仓储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坚实的业务基础。

     数据显示,2011~2016年间,中石化累计从“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进口原油11亿吨,从沿线18个国家进口化工产品102亿美元;累计向沿线64个国家出口化工产品35.3亿美元,出口设备材料2.6亿美元。

    在油气勘探上,截至2016年年底,中石化累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203亿美元,累计获得权益油产量近1亿吨。

    在炼化上,2011~2016年间,中石化累计在“一带一路”沿线获得95亿美元合同、完成73亿美元。在工程服务上,累计获得109亿美元合同、完成78亿美元。在炼化仓储上,截至2016年年底,中石化在“一带一路”沿线5个国家投资了6个仓储项目。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