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造船业“三足鼎力”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12-09  来源:渤海早报  关注度:0]
摘要:   从世界范围上看,在日本、韩国和中国构筑的世界造船业的 金三角中,山东半岛正处于这个金三角的中心。山东半岛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具有海洋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港口密度居全国之首,不管从自然地理环境优势,还是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来看,...

  威海:发挥区位优势 资源集约利用

  威海岸线港湾众多、水深坡陡,有岬湾30多个,适合造船的近10个。“威海最大的优势是海,转方式调结构必须深入挖掘海洋资源潜力,把海洋产业做特、做深、做精。”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说。

  靠海吃海,造船业一直都是威海的传统产业。威海市经信委有关人士介绍,截至目前,威海市共有船舶企业112家,主要产品有多用途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散货轮、化学品船、远洋捕捞渔船等十五大类40多个品种,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集约利用资源,威海规划建设了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三大造船聚集区,重点培植黄海造船、三星重工业、三进船业、荣成伽耶船业、山东百步亭船业等十大造船企业,大力提高整船研发和制造能力,不断提高造船配套水平。

  作为转调工作的重中之重,威海市明确提出要把造船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快培植。总投资18亿元的威海船厂整体搬迁改造项目二期全部完成后,将形成100万载重吨的造船能力;全国最大的渔船生产企业、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投入近10亿元技术改造,还与知名船舶设计院联手,率先在国内研发价值15亿元的豪华邮轮。

  上半年,威海市造船业入库各项税收超过1.6亿元,增收1632万元,增长11.3%。今年以来,威海市地税部门加大对造船业的税收分析力度。据统计,上半年,十大重点造船企业累计入库税款超过1.3亿元,占这个行业总体入库税收的八成以上。其中,黄海造船厂入库税收占造船业税收的六成以上,不仅位居造船业纳税榜首,也是威海市缴纳地方税收的第一名。

  “威海的船厂不用为生意发愁,手里握着大把国内外客商的订单,一些骨干企业生产任务已经安排到了2013年。”威海市经信委的有关人士介绍,去年,威海市造船能力发展到200万载重吨,实现销售收入157.2亿元。

  其中,荣成市成功打造了修造船及零部件产业。荣成近海自然水深、岸线、腹地等条件非常适宜发展船舶工业,现已形成了五大造船板块,造船能力达到300万载重吨,今年可生产整船65万载重吨、船段35万吨。其中,滚装船、重吊船分别占全国市场的70%和80%。在建的5万吨以上干船坞有8个,其中30万吨的1个,可一次性承修500万载重吨船舶。

上一页123下一页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