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中的石油国有化浪潮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11-23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关注度:0]
摘要:   在能源合作必然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曾经的油气资源国有化浪潮正在退变。我国油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理性观察,在风险中抓住机遇,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果敢出击。   作为油气资源大国,俄罗斯能源领域正在淡化国有化。 今年10月下旬...

  国有化并非灵丹妙药

  毋庸讳言,油气资源国执行国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民族利益,守住自己的“金饭碗”。对俄罗斯这样的资源大国来说,21世纪普京政府的国有化重组更是打造了世界一流的石油公司,无论从提升石油企业竞争力,还是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但不可回避的是,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国有化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如前所述,委内瑞拉一度是石油国有化的积极倡导者,在三个阶段的国有化浪潮中均有不凡表现。上世纪,委内瑞拉曾先后从自己的国土上赶走了埃克森美孚康菲石油公司,其捍卫石油资源的决心可见一斑。但自从委内瑞拉推行石油国有化政策以来,政府所期望的政策效应不仅没有发生,而且出现了石油税收不断走低的现象。

  更有趣的现象是,当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全部是私有制结构的时候,每出口1美元的石油政府可获得80%的利润,而国有化之后,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政府所能获得的石油出口利润竟然降到了50%。同时国有化严重抑制了外资的流入,导致委内瑞拉国内石油生产设备更新只能依靠国家大量资金投入。如果不投入这笔昂贵的费用,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每年可能会流失25%的石油产量,委内瑞拉政府由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1999年,查韦斯担任委国总统后向国内人民保证:要用石油来改变他们的生活,实现零贫困。查韦斯将其称之为“石油社会主义”。 但2006年国际石油价格在攀升一段时间后开始下跌,查韦斯的石油福利分配政策开始失灵,国内经济状况的改善基本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委内瑞拉2006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6%,为拉美各国之最;20%的人持有国内80%的财富,贫富差距悬殊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查韦斯的执政教训就在于,你可以将石油视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但绝不应把石油国有化视为救命稻草。

  作为委内瑞拉坚定同盟的玻利维亚也面临着相似的尴尬境遇。2006 年5 月1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颁布最高法令,宣布实施能源国有化,一度引起轩然大波。但总统法令颁布之后,玻利维亚能源国有化计划进展却十分缓慢。三个多月之后的8 月11日,玻利维亚能源部发表声明,宣布由于缺少资金,玻利维亚暂时中止实施石油天然气国有化计划,莫拉莱斯的石油国有化法令一定程度上成了媒体秀。

  玻利维亚石油国有化进程缓慢有着深层次原因。首先是资金缺乏。玻利维亚是拉美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国家石油公司在石油国有化之前的2005年只有8900万美元的资金预算,且现行体制对国营石油公司的融资能力有限制,缺乏资金的石油公司国有化显得心有余力不足。二是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公司在管理、技术水平方面较为落后,难以担当大任。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公司原有4个分支公司,1996 年实行资本化以后,两个生产性公司及一个天然气运输公司均由外国公司购买并控股。国营石油公司最后只保留了很小的一部分业务,主要是负责管理合同、服务及精炼业务,基本上丧失了生产管理职能,演变为服务公司。三是国家石油公司管理效率低下,机构臃肿,腐败严重,管理国家资源的能力缺乏。

  玻利维亚在1916~1920 年和1936~1989 年期间曾两次实行国有化。在此期间,国营石油公司机构臃肿,腐败和极端政治化长期存在。人们担心,随着国营石油公司在能源国有化进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国营石油公司将会重蹈覆辙。宣布实行能源国有化后,莫拉莱斯表示要将国营石油公司变成一个“由社会控制的透明、高效的公司”。然而仅仅过了1个多月就出现了国营石油公司非法经营的丑闻。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