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解冻元年,中国准备好了吗?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5-01-21  来源:中国能源网  关注度:0]
摘要: 2015年1月20日,中广核2015年度新闻发布会在深圳深航国际酒店召开。图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广核集团新闻发言人胡光耀;中广核电力股份公司副总裁苏圣兵;中广核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夏林泉;中广核科技委副秘书长舒睿。 ...



2015年1月20日,中广核2015年度新闻发布会在深圳深航国际酒店召开。图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广核集团新闻发言人胡光耀;中广核电力股份公司副总裁苏圣兵;中广核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夏林泉;中广核科技委副秘书长舒睿。
 

    跻身全球核产业大户的中国在举世瞩目的同时,也面临着后福岛时代的更多考验。
 
    从国际上看,从纳米比亚到英国,都已无法忽视中国这一至关重要的核电市场。但回到国内,由于种种原因,曾被寄予沿海核电重启破冰之年的2014年,最终并没有项目获批开工,意味着今年将迎来核电建设的爆发期。那么,身处核电解冻元年入口的中国核电,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2015年我们预计有5台机组投产。”在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1月20日于深圳举行的2015年度新闻发布会上,中广核电力股份公司副总裁苏圣兵表示,到2015年底,中广核预计将有16台在运核电机组,分布在5个核电基地。其中,已上市的中广核电力2015年预计有4台新机组投产,包括红沿河3号、4号机组,宁德3号机组,阳江2号机组,还有未纳入上市公司范畴的中广核防城港1号机组。
 
    从大亚湾两台核电机组在运发展至今,中广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和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核电建造商。据中广核1月20日通报,截至2014年底,该企业在运核电基地扩大到4个共计11台机组,在运装机容量达1162万千瓦,保持国内首位;同时,在建机组达到13台,装机容量1550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换言之,仅今年一年,中广核就计划将其在运核电机组数扩充近50%。
 
    如此雄心勃勃的投产计划,又恰逢中国核电“走出去”提速,工程设备何以支撑?运营安全又如何保障?当天的发布会上,中广核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夏林泉表示:“实际上,我们是具备了18-20台机组同时建设的能力,所以即便我们在建的有13台机组,但其实我们还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夏林泉称,2014年中广核实现3台核电机组商运,创造了国内核电批量化投产新纪录。目前在建的13台核电机组,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总体良好,20万工时安全事故率仅为0.014,连续三年下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安全是我们核电站的饭碗。”发布会上,苏圣兵如是强调,并通报了中广核2014年核电安全运行“年终考成绩单”予以佐证——2014年,该企业下属成熟核电机组(投产运营超过3年)57%的世界核运营者协会指标进入全球前十分之一的优秀水平,新投产机组(投产运营尚不满三年)的核电机组有53%的同类指标进入全球前四分之一的先进水平。截至目前,全球64台同类型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的第一名,仍然属于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
 
    对于所有在反核舆论和气候变化日益加剧之间进退两难的国家而言,核电安全已不是核电发展所面临的唯一考题。邻避运动此起彼伏,如何避免核电沦为又一个被民意散步的PX项目?中广核的打法是,在“透明化”上发力,变单向宣传为双向对话,拆除公众沟通上的专业壁垒。
 
    中广核集团新闻发言人胡光耀当天表示,中广核2014年对各核电基地11台在运机组的所有运行事件都做了及时披露,通过开放核电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等途径主动信息公开,并向核电基地周边社区学校发放核电知识教材。相较于传统的“核电是清洁安全”的说教,公众得以从中感受到切实的社区利益,从而实现核电去神秘化。



[复制 收藏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