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海洋生态安全应视为国家核心利益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10-14经济参考报 关注度:0]
摘要: 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举办的海上环境事故与生态安全研讨会13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海洋生态安全应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一道,被视为国家的核心利益。他们呼吁,应以渤海湾蓬莱19-3项目溢油事故以下简称康菲溢油事故的经验教训...

    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举办的“海上环境事故与生态安全”研讨会13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海洋生态安全应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一道,被视为国家的核心利益。他们呼吁,应以渤海湾蓬莱19-3项目溢油事故(以下简称“康菲溢油事故”)的经验教训为契机,强化环境事故监测和监管,畅通民事和刑事诉讼机制,理顺海上油气开发战略。
 
  “在康菲溢油事故爆发前一年,美国墨西哥湾就爆发了全球最严重的漏油事故。早在那个时候,海上油气开发的溢油风险就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徐锭明认为,海上油气勘探和开采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各种突发性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各部门应将非常态管理置于常态管理之中。 

  在环境事故监管方面,多位部委专家均在会上呼吁,环保部、国土部、海洋局、交通部应建立更高效的部际协同机制,根治“九龙治海”局面。国土资源部海洋办公室原副主任萧汉强建议,国家应成立“渤海管理委员会”,制定统一的渤海管理法规;同时遵照“陆海统筹”的方针发展渤海海洋经济,并协调好环渤海经济区有关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工合作。 

  多位与会人士强调,唯有透明信息,才能实现明智政策的普及推广和得到社会的认可。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施平建议,海洋溢油污染发生时,国家海洋管理部门应及时向全社会至少是学术机构公布溢油量等核心数据;允许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民间力量为清污、监测工作出谋献策和提供支持;同时,应及时发布沿海产品受影响情况,以减少社会恐慌和次生灾害。

  为避免重蹈康菲溢油事故覆辙,在海上油气开发战略调整上,萧汉强还指出“渤海湾不能进行掠夺式、破坏性的强化开采方式。”因为,渤海海域地质油藏特点就是构造破碎、断裂发育、油藏复杂,渤海湾是我国近海四大海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海区,部分地区由于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十分严重。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