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变身"后访华主谈能源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10-11新华网 关注度:0]
摘要: 普京"变身"后访华主谈能源 普京旋风今日刮至中国!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携160人代表团的豪华阵容,今明两天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两国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 来...




普京"变身"后访华主谈能源

    普京旋风今日刮至中国!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携160人代表团的豪华阵容,今明两天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两国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

    来华前夕,统俄党刚刚明确,将在11月正式推举普京为候选人参加明年的总统选举。普京选择这一敏感时机访华,让西方媒体猜测不已。有舆论认为,这是普京宣布重返克里姆林宫计划后首次对外国进行的访问,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可以借机观察他今后几年的对外政策重点。

    然而,中国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王俪久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普京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是早已确定的时间,来华时机未有敏感性。况且,他与温家宝的会晤,主要任务是具体落实6月中俄元首达成的共识,也不具备特殊的政治信号。

    常规会晤有亮点

    着眼“未来十年”

    此次普京(上图,新华社发)访华是例行访问,主要目的是参加第十六次中俄总理会晤,但较之于以往仍有两方面亮点。王俪久表示,首先,普京一方面是现任总理,另一方面是下届总统候选人,而且从目前俄罗斯政治生态看,他当选的可能性较大。他的“双重身份”,更会引起外界关注;其次,他此次访华的任务更有针对性。今年6月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首脑发表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联合声明。这一声明总结了条约签署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果和经验,也确定了下一个10年中俄关系发展方向。而此次普京与温家宝总理的会晤,会就“未来十年”规划进行具体的对接和探讨。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1996年成立。这一机制已成为协调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近日撰文指出,中俄定期高层会晤的有效运作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机制和组织保障。

    天然气价格存分歧

    企业谈判政府协调

    对于中国来说,普京来华访问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他带来了一个能源大国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况且,他率领的160人代表团,其中包括重要的商界代表。因此,有媒体称,普京与温家宝总理的会晤,将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领导人的聚首”。而能源外交依然是双方的会谈重心。

    在双方的能源领域,天然气合作是重头戏。然而,由于双方在天然气价格等方面存在分歧,这让外界担忧两国能源外交已上升至政治摩擦。对此,王俪久表示,虽出现了一些分歧,但仅限于技术性谈判,未上升到政治化程度。目前,仍然以企业谈判为主,两国政府只是起协调作用。在天然气谈判过程中,双方企业和政府难以达成共识很正常,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姜毅表示,除了能源议题外,完善双边经济合作结构,扩大相互投资,加强双边经济技术合作,拓展经济渠道等经济话题,也会是两位总理重点关注的话题。

    “当前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是中俄两国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王俪久表示。他认为,现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加剧,加之,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将于11月举行。鉴于此,中俄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需要在会前协调立场,以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困局。

    当然,中俄之间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各个领域都需要进行磋商和探讨。2012年和2013年,中俄将互办“旅游年”,普京将借机与中方就人文话题进行沟通。

    侧重务实合作

    外交议题“非主流”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俄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持相似立场。两国近日在安理会联手否决了西方国家提出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便佐证了双方良好的互信关系。

    对于此次中俄总理会晤,王俪久表示,在政治和外交领域,两国依然会在应对重大国际政治、安全话题加强战略协作。当前的叙利亚问题、利比亚战事及朝核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都是双方领导人关注的领域。而姜毅认为,像叙利亚之类的外交议题,不一定要通过总理访问这种高层机制。按照两国合作机制的内容,总理会晤更侧重于务实合作。况且,根据俄罗斯相关法律规定,外交事务更多属于总统负责领域,而不是总理。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