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滩浅海领域成为我国石油勘探开采重要阵地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6-14 国际石油网 关注度:0]
摘要: 随着陆上油田陆续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产量递减开发阶段,中国东部油田普遍将目光投向水深不足3米的滩浅海地区。专家认为,这一领域已成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阵地。 滩浅海地区是指沿海滩涂、潮间带以及浅海地带,按照常规经济观念属于...

随着陆上油田陆续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产量递减开发阶段,中国东部油田普遍将目光投向水深不足3米的滩浅海地区。专家认为,这一领域已成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阵地。

滩浅海地区是指沿海滩涂、潮间带以及浅海地带,按照常规经济观念属于边际油田。这一区域的油田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资、高回报、高技术的特点,对于地震解释、探井试油、修建人工岛、油井后期管理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说,与陆上油田开采不同,滩浅海油田的开发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往哪里打?毕竟海上采油投资大、风险高,必须在少打井的情况下,更加精准地认识地下油层的分布。二是怎么打?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滩浅海开发还没有先例,面对特殊复杂的海洋气候条件,如何实现海上开采、海上作业、海上集输,都要从零开始摸索。

位于山东渤海湾地区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是中国最早开展滩浅海石油开发的油田之一,其滩浅海地区勘探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已发现大王北、英雄滩、老河口、飞雁滩、桩西、孤东、新滩7个大、中型油田。

“尽管在滩浅海区域不断取得勘探新发现,储量也颇为可观,但由于不具备采用采油平台的资源和地面条件,滩浅海边际油藏一度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肋’。”胜利油田首席高级专家王增林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科技人员的反复探索试验,胜利油田最终通过围海造陆、陆上钻水平井等方式成功实施了海油陆采,解决了滩浅海地区建造海上平台投入高、运行费用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

专家表示,与浅海修建采油平台开发相比,海油陆采投资节省,只有修建平台的三分之一,技术难度小,对安全、环保的要求相对较低,投资回收期只有两到三年。

十一五”期间,通过不断完善以陆岛建设、丛式钻井、大位移钻井为主的海油陆采模式,胜利油田成功开发了垦东12、老168等滩海区块,动用储量4588万吨,建成产能92.6万吨。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毕义泉说,1996年,胜利油田高速高效地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百万吨级极浅海油田。如今,胜利滩海油田已经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8亿吨,2010年产油445.6万吨,累计产油6100万吨。“十二五”期间,滩海油田仍将是胜利油田稳产的重要保障。

石油和天然气仍是未来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而中国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合理,已探明的可采资源大都集中在西北地区以及海上大陆架附近,而东北及东部如大庆、胜利油田等大都已经开采了50年,年产量已呈明显递减趋势。

顾心怿说,目前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冀东油田等油田都先后开展了海油陆采试验和规模开发,中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海油陆采丛式井钻井技术,并解决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瓶颈问题。随着开采技术的日臻成熟,滩浅海地区将成为东部老油田重要的储量、产量接替阵地。

关键字: 石油开采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