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海工迎来市场洗牌机遇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06-02 全球石油网 关注度:0]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挡中国石油装备业的回暖,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以下简称cippe2010)的热度不减以及近期的市场表现,让整个行业备受鼓舞。   本届cippe参展企业有近1200家,其中百平米以上的...

  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挡中国石油装备业的回暖,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以下简称cippe2010)的热度不减以及近期的市场表现,让整个行业备受鼓舞。

  本届cippe参展企业有近1200家,其中百平米以上的国内知名企业逾百家,除中石油、中海油等油公司外,不乏实力雄厚的石油装备和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此间,中船重工组团参展、TSC海洋集团与烟台莱佛士船厂联合亮相等,引起业内对中国海工装备市场的高度关注。

  中国造船及海工装备业一枝独秀

  种种迹象显示:全球造船中心正向中国转移。在政策支持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支撑下,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船市逐渐“解冻”。7月,全球新接船舶订单630万吨,环比劲增逾200%。其中,中国船厂独揽70%的份额,在逆境中显示了较强的竞争力。

  据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船舶工业三大指标中,造船完工量实现了同比增长47%,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虽然都出现下降,但曾超越韩国,是韩国日后最强的竞争者。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之前认为,根据世界造船业的演变规律,每一次大的危机都会促成行业格局的重新洗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部分发达造船国家由于成本等因素进一步退出主流船舶市场,而中国造船业所具有的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综合优势将更加突出,接产业转移大有希望,发掘国内市场,提高船舶配套国产化率势在必行。

  与我国船舶工业的“一枝独秀”相呼应,随着船舶业的复苏,国际海工市场也逐渐向好。有关数字显示,2008年~2012年全球海工装备需求预计为550~600亿美元。这是一块相当大的“蛋糕”。

  目前国内市场反应快速,海工装备业已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2月26日,目前世界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上海外高桥顺利出坞。3月15日,中远集团南通造船厂获得挪威5亿美元深水钻机合同。此前,大连船舶海工完成“大陆架号”半潜式平台改造,烟台莱佛士船厂已签的6艘深水半潜式平台正在建造中,太平洋船业即将推出新一代钻井船,中远船务也与巴西在谈深海半潜式项目,烟台莱佛士船厂、TSC海洋集团及英国Momentum(钻井服务商)三家联合投标获得一艘自升式平台建造和租赁的合同,以及去年上海振华重工获得伊朗10亿美元钻井平台及钻机合同,我国海工装备业呈现欣欣向荣之景象。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海洋工程随着造船业一并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将逐渐走强。

上一页123下一页
关键字: cippe 2010 海洋工程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