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技术装备

装备业掀起“海工潮”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05-10 《石油与装备》 关注度:0]
摘要: 在2009年夏,石油装备业有两件事情引入瞩目:7月20日,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供应商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斩获22亿美元海外采购大单,该公司将为西班牙ADHK公司提供10台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7台陆上钻机和2艘浮吊。数日后,全...
    在2009年夏,石油装备业有两件事情引入瞩目:7月20日,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供应商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斩获22亿美元海外采购大单,该公司将为西班牙ADHK公司提供10台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7台陆上钻机和2艘浮吊。数日后,全球第三大造船商韩国三星重工与皇家荷兰壳牌公司签署了10份LNG贮存设施建造协议。据称,该项订单价值高达500亿美元。 
透过两条新闻,全球海工装备巨大的市场空间突然呈现出 “火山喷发式”的集中释放;同时作为业内又一个兴起的建造力量,上海振华重工的加入给今后中国及世界市场带来无尽的遐想。装备制造业为何会掀起“海工潮”?目前国际国内海工装备市场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格局呢?
世界海洋市场前景诱人
    资料显示,全球海底石油天然气总蕴藏量约为1,000~2,400亿吨。近十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海洋领域约占60%,其经济价值约为20~40万亿美元(按40美元/桶计)。当前,海洋油气产量已经占到世界油气产量的30%。据统计,2008年全球海洋原油产量接近100亿桶,占当年全世界原油产量的34%;海上天然气产量接近60亿桶,相当于当年全世界天然气产量的29%。今后这两项比重将逐年上升,而天然气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主要能源。
在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预测石油资源量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合计油当量约375亿吨,为2007年中国探明油当量储量的8.5倍。但目前原油的发现率仅为18.5%,天然气发现率仅为9.2%,深水、超深水领域一直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处女地”,今后南海等海域极具勘探开发潜力。 
    由于世界范围内石油资源的紧缺和陆地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世界各国纷纷加大海上石油开发,近年来海洋油气开发骤然兴起。据道格拉斯咨询机构统计,过去5年,全球共开采了18310口海上油气井,未来5年仍将以年均7%的速度增加,共计19570口油气井得到开采。其中,深水油气田的比重继续上升,2013年将占到整个海洋油气开发的40%。
    毋庸置疑,新的世纪将是全面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世纪。海洋油气尤其是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已为石油装备业展开了一幅美丽的发展蓝图。
海工装备的全球博弈   
    业内普遍认为,对油气需求和油价上升的预期将促使海洋油气钻采装备订造量大大增加。国际海事协会年初预测,以FPSO为代表的浮式生产装备的订造量在未来5年内将达到93座~141座。而由专业人士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07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投资约700亿美元,预计2020年的投资超过1200亿美元,其中平台及海洋工程船舶投资约700亿美元。2007年我国海洋工程平台及工程船舶装备投资约250亿元,预计到2020年前,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2020年的投资约580亿元,其中深海装备投资预计将超过48%。
    全球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市场空间可见一斑。仅以中国为例,预计未来10年我国油气产量将以20%的速度递增。根据我国海洋石油2015年远景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有30多个油田待开发,需建造70多座平台,新建和改造10多艘FPSO,其中中海油需建造55座海洋平台,6艘FPSO,4个陆地终端、铺设海底管线1000多公里,投资总量每年将以百亿元以上递增。正是受这块巨大“蛋糕”的诱惑,国内外海工装备制造商已经在巴西、尼日利亚、安哥拉、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全球活跃区域展开激烈争夺。
    作为国内海工装备建造的“第一集团军”,上海外高桥、大船重工、青岛北船重工及武昌船舶重工等造船企业位列国内海工市场前端。如上海外高桥最近已承造中海油第一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沪东中华已在147210立方米LNG船建造上抢占先机,并成功研制出适合于LNG船的超低温管材;大船重工及青岛北船重工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座底钻井平台上技术及管理较为先进和成熟;内陆最大船企武昌船舶重工投资兴建青岛海西湾基地,正全面进军海洋油气开采装备。如今,这几大船企及中远船务、江南造船厂、烟台莱佛士等国内其它大型船厂正和韩国、新加坡、日本这三国的主要建造商展开激烈竞争。 
国内竞争渐成气候
    不止船厂看到了海工市场这块大“蛋糕”,如今,在船舶工业和陆上石油装备业的带动下,新兴的海工建造或制造力量这几年迅速壮大,并纷纷“下海”。
    在海洋平台建造方面,金融危机下,以上海振华重工为代表的大型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加快了业务转型速度,纷纷转向并全面进军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市场,以便抢得市场先机。
    而油公司更有着长远打算,其下属的工程及制造企业颇具资金实力及市场优势。在海洋石油工程领域,中海油及中石化早已拨得头筹,代表企业分别是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胜利油田建设有限公司。凭借江汉油田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中石化正逐步挺进海洋石油钻采装备市场。
    中石油的海洋战略亦早有谋划。中石油将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三大海工基地,目标市场以保障内部市场船舶需求为主,兼顾开拓外部市场。例如基地之一的辽河石油勘探局海洋装备制造基地,其市场定位和生产能力是年产工作水深120米以内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服务业平台4座,以及3万吨级以下的小型灵便型油轮或工作船14艘。目前该基地已经开始了油轮、工程船的实际建造。此外,直属的陆地石油装备企业渤海装备、宝石机械、济柴、北京石油机械厂等公司已启动海洋关键钻采装备,如大功率钻机及泥浆泵、顶驱、动力设备、防喷器、海洋隔水管等科研项目的攻关。 
    诸多民营制造企业如四川宏华集团、华北荣盛、烟台杰瑞等公司也是新兴力量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分支。随着制造企业科研项目的有效开展和油公司海洋装备制造基地的陆续建成,今后中国海工装备市场格局或将发生巨变。届时,两大力量将站在海工市场“跷跷板”的面端,在一个对等的层面竞争博弈。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