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大型煤化工装备不能再走崇洋老路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08-2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关注度:0]
摘要:  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煤化工大会即将召开,这次会议备受业界关注的是将有众多跨国公司携其先进技术前来推介,而一大批国内煤化工企业也将拿出自家的看家本领。   我国是煤化工大国,但继30多年来大量成套引进合成氨技术装置后,近几年国内又引进...
  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煤化工大会即将召开,这次会议备受业界关注的是将有众多跨国公司携其先进技术前来推介,而一大批国内煤化工企业也将拿出自家的看家本领。

  我国是煤化工大国,但继30多年来大量成套引进合成氨技术装置后,近几年国内又引进了数十套国外煤化工装置,短短几年形成了数千万吨的甲醇产能。业内部分专家为此呼吁,要反思国内花巨资引进的技术值不值得,中国大型煤化工技术装备的国产化,不能再走崇洋的老路。

  客观地说,我国甲醇合成国产化比氨合成做得好一些,国家还将单套年产60万吨甲醇合成项目列入技术支撑计划。但是,在一些年产60万吨甚至百万吨级大甲醇项目中,国内的技术开发商即使有机会收到参与投标的邀请,也往往无缘最终投标,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致使国内目前已投运的年产60万吨以上规模的甲醇合成项目几乎全部是引进国外技术。

  目前,我国的甲醇设备硬件制造能力和甲醇合成软件的开发已经有相当能力和水平,已自主开发和掌握了管壳水冷、分段冷激式、气冷换热以及管壳水冷—气冷联合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并成功应用于反应器的优化设计。这标志着,目前我国完全有能力成功完成大型煤化工技术装备的国产化。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