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分类 用户榜 | 积分说明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窦之林)


资料星级: 资料格式:pdf
上 传 者:environment 下载次数:200
上传时间:2008-12-03 14:34:35

1分
3MB
推荐本资料到: 开心网 人人 豆瓣 新浪
收藏  举报  
  发送给好友

  详细介绍: 发表评论   

       中国东部各油田的储层主要是河流、三角洲砂体,其中,以河道砂储层为主,如胜利油田目前在L第三系馆陶组河道砂储层中,找到的储量约占胜利油田总储量的1 I:i,其典型代表是孤东、孤岛、涅岛等大型高产油田。这类储层的共同特点是:油层发育差、油砂体分布零散,平面卜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油层胶结疏松、孔隙度大、渗透率高、出砂严重,原油为重质稠油(原油密度一般在fl . 93 --} D . 97g}cm} ,粘度为1Q00 --2DiH1mPa's) } }3}年代发现并投人开发的孤东整装大油田自投产开发十五年来,已累积生产原油570f}多万:,经历了产能建设、高速高效稳产及控水稳油减缓递减等几个开发阶段,目前已进人一r特高含水期。在寻找新的后备储量难度越来越大、储采比严重失调的形势下,开发剩余油己是孤东等进入高含水后期的我国东部老油田的重大发展战略。所谓剩余油,是指一个油藏经过常规注水开发后,大约仍有40'36 -- 7D%的地质储量滞留在油藏内的油。油藏内剩余油的数量大小、空间分布是受储层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的控制,揭不剩余油的数量和分布是设计和优化注水开发调整方案或三次采油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本书.从流动单元的角度,研究孤东油田河道砂储层非均质模型及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同时也为其他老油田挖潜和提高采收率提供科学依据。

  该用户还有这些资料: 更多   

某油田分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细则.doc

绩效管理体系手册.PDF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doc

气相、高效液相及薄层色谱分析

河道砂储层非均质模型

地震正反演与成像(常旭)

地球化学地球的化学过程与物质演化

测井解释常用岩石矿物手册--(美)斯仑...


 
  其他相关资料: 更多   

201302-盐下构造速度建模与逆时偏...

201302基于CUDA的转换波Kir...

201208-逆时偏移去噪方法研究进展

200803三维叠前转换波克希霍夫时间...

应用地震多属性反演与随机模拟技术_省略...

薄互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3

薄互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2

薄互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

高等流体力学课件(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