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分类 用户榜 | 积分说明    

  ·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资料星级: 资料格式:doc
上 传 者:yxdgg 下载次数:16
上传时间:2010-11-04 11:28:14

5分
27KB
推荐本资料到: 开心网 人人 豆瓣 新浪
收藏  举报  
  发送给好友

  详细介绍: 发表评论   
二次采油结束时,由于毛细作用,不少原油残留在岩石缝隙间,而不能流向生产井,不论用水或烃类气体驱油都是一种非均相驱,油与水(或气体)均不能相溶形成一相,而是在两相之间形成界面。必须具有足够大的驱动力才能将原油从岩石缝隙间挤出,否则一部分原油就停留下来。如果能注入一种同油相混溶的物质,即与原油形成均匀的一相,孔隙中滞留油的毛细作用力就会降低和消失,原油就能被驱向生产井。设法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是找到一种能与原油完全相溶的合适的溶剂,从50年代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曾经使用丙烷等轻组分烃类化合物,它可以与原油完全混溶,但成本较高。油田现场生产的天然气也可作为混相驱,但经济上也不合算。后来又对非烃类物质进行了研究,其中之一是CO2,它能通过逐级提取原油中的轻组分与原油达到完全互溶。
  该用户还有这些资料: 更多   

CO2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讲义


 
  其他相关资料: 更多   

SY 5726-2011 石油测井作业...

油田井下作业必备技术数据实用手册dfdf

油井作业总结填写参考

美国石油工业词典

2016年泰国国际石油天然气展东南亚石...

2016年印度尼西亚国际石油天然气展览...

油气田勘测新方法(中文)

油气田勘测新方法

李道品经典之作:低渗透油田开发